中国的戏曲,尤其是昆曲、京戏、是世界剧坛上一支具有鲜明东方特色的奇葩。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,唱、念、做、打、扮兼备,形成一个独具一格的综合表演体系,又随剧情之不同而有侧重。更独特的是它在人物亮相的造型,人物间的结构造型,武打中的动态造型和具有强烈装饰性的色彩构成等方面,都具有独立审美价值。也许正是因为这些特色,才在中国产生了这一特殊品种——戏曲人物画。
当然戏曲人物画不等于戏曲场面与人物亮相的重复,而是画家再创造,是画家欣赏戏曲之余其美感感受的结晶。它体现了画家的审美判断、审美意象和审美趣味。
中国成就的戏曲人物画家很多,各有独到之处。已故画家关良,重天真、稚拙,马得、韩羽的画作造型夸张,董辰生造型生动、潇洒,而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老师周根宝则特别喜爱表现武打中的动感形象。
周根宝同志自幼喜爱京剧。那神秘的脸谱、绚丽的服装、强烈的锣鼓,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。特别是那变化莫测的武打场面,最使他陶醉。幸运的是在他担任上海文化艺术报美编与摄影记者时,由于工作的需要,几乎天天看戏,使他儿时培植的爱好得到了充分的灌溉。他广泛地如饥似渴地饱览了京、昆、越、淮、沪、舞蹈等各个剧种的优秀剧目,成了地道的戏迷,但不是一般爱听爱唱的戏迷。
确切地说,他是个视觉领域的戏迷。因为他同时是一位有较扎实的绘画基础和较深的中国画造诣的画家。他画过大量的戏曲速写,拍过大量的戏曲照片。他把中国戏曲表演的特点与中国画的重神似、重神韵、重意象的精神结合了起来,形成他自己的戏曲人物画风格。
最初他很重视戏曲人物造型与神态的表现,结合中国画的笔墨技巧,像《野猪林》《思凡》等作品。其人物形象的对比既刻划了人物的性格神态,又发挥了笔墨特长,是戏曲人物又是国画,寓神韵于笔墨造型之中,显露出他的艺术才华。
但他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,进而探索他多年梦寐以求的动感效果。他选择了自幼喜爱的武打题材,尽情地发挥他在这方面的特长。他不只是靠人物亮相、动态,而是运用大虚小实、大藏小露、虚实结合、瞬间捕捉、气氛渲染,把读者带入了只见刀光不见人影的情景之中,造成了一种动感的错觉,把前人甚至用摄影也无法表达的动感,以中国的传统笔墨实现了,这一探索的成功是极为可贵的。
李天祥(原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)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